突破極限

9 月 9, 2021

這篇文章原是寫給LUCIMA團隊的內部分享

突破極限

你比自己想的還要強大

持續探索極限一直以來是我遵循的生活哲學之一,不管是生理上、心理上,或是其他的事情上,我透過反覆的驗證去定義我周遭的世界,最後,生存在這個在我眼中獨有的世界,一個與你稍有不同的世界。這並不是指我的世界中重力或衰老速度與眾不同,或有任何不同於別人的有形限制,而是指我生活在一個較不受他人定義的世界版本之中。

我從小就習慣去拓展邊界並質疑我的現實,我承認這讓我變得有點難搞,但因為我持續創造新的行為、新的觀點,也讓我成為一個持續進化的人。為什麼呢?因為我厭惡僵化的規則,這可能源自於我厭惡權威,也因為我並不相信所有聽到的事情(這也讓我顯得有些笨拙,因為我必須採用更艱難的方式學習),我曾說過:「學習規則是為了要打破規則」,我的一生中確實也充滿了很多相關實例,讓我得以發現一些事情,像是一個警告、一個例外,或是僵化規則之所以存在的原因。

例如,有一個拍攝戶外人像(包含戶外婚禮攝影)的鐵律是 – 避免在日正當中(中午12點)時拍攝,為什麼呢?因為正午時刻的太陽會造成濃密的陰影。如果我是一個不怎麼多疑的人,可能就會直接了當的接受這個說法,即便這對拍攝來說相當不便。因此我詳細思考了很久關於日照與陰影之間的關係,然後明白了這個問題並非僅來自於太陽本身,也與人們沿著地平線(與日照呈90°)直立行走的習性有關,也就是說,最不理想的光源角度是當太陽來到頭頂的位置,在眼下形成一片陰影,同理,(普遍認為)最理想的光源則是在日落(0°)或是當太陽位於地平線與稍微高過頭頂之間(15°-30°)的日落前一兩個小時。

但真正的考驗來了,太陽無法移動,但光源角度可以改變嗎?我們有必要保持直立並直視正前方嗎?如果乾脆讓被攝者躺在地上,面部朝上,向著正午的陽光呢?這樣就解決了!我基本上模擬出類似於夕陽光的角度,也讓那些強烈的陰影消失了,所以當其他攝影師都在等下午三、四點的夕陽的時候,我已經愉快地開拍了。

再說,要是我生活在一個陽光永遠不會升到頭頂位置的地方呢?舉例來說: 阿拉斯加的巴羅(Barrow),是一個全年中有兩個月都不見太陽的地方。如果太陽根本不升起的話,是不是中午又有什麼意義?又或者如果是在洛杉磯的嚴冬,因為地軸傾斜的關係,即使是在正午,太陽位置也不會達到頭頂的90°,而是以 較低的橢圓形軌跡繞行呢?

順道一提,在一次的拍攝教學中,我的一位歐洲學生曾經對我說道:「我喜歡洛杉磯,在這裡連太陽的顏色都不一樣」。當時,我不認為世界各處的太陽顏色會有什麼差別,但後來想想,冬天和夏天的光線的確會有很大的差異,因為冬天太陽會在比較接近地平線的位置(對北半球來說)移動,也因此光線需要穿越更厚的大氣,導致太陽顏色出現變化,強度也較為降低,這也是跟中午比起來,黃昏時紫外線量較少的原因。 

所以,到底可不可以在中午12點時拍照呢?當然是可以的,但必須要理解你所面臨的挑戰,以及日光與人臉/體之間的關係,才能知道 如何打破規則。 因為這就是規則本身的問題,它是一種懶惰的形式,讓我再強調一次, 盲目地遵守規則會讓人變得懶惰和心不在焉。 規則移除了所有應該屬於個人的責任和權力,然後將其放置於系統、政府、或組織上。這些結構都是為了要去控制你,並限制你獨立、有創造性的思考自由,這或許對大眾而言是個好處,但對我來說並不是。我一開始想了解的是 為什麼 規則存在,然後我想知道要 如何 去創造另一個更符合我的現實,當然我也理解到世上有很多規則我無能為力(例如地心引力),但其中有些我會透過艱難的方式理解,並最終消化、吸收到屬於我的現實當中。

在我曾就讀的高中,走廊上掛著一幅James Baldwin的名言,就隱含了這樣的概念:

這不是原始的海報(但我記得圖片裡是一座山和一個登山者)

Source quotefancy

但如果不去試試,要怎麼知道極限在哪裡?我當然理解某些規則的存在是為了保障安全與生存,但是這之中有多少規則會阻礙我們去發掘真實的潛力呢?這也是我非常喜歡下面這張圖片的原因,以及為什麼我認為在這張圖裡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

這是發生什麼事呢?很顯然這位跑者憋不住了,但如果你看出這張圖的弦外之音,他賭自己可以挺過腸胃不適並跑到終點,結果很不幸地輸了,所以「Gambled. Lost.」,這位跑者進一步展示了超越極限的典範,我曾經也在幾次練跑或騎行中感到腸胃不適,但沒有一次是投入到冒著憋不住的風險跑/騎完全程,從來沒有。我一定會忍到廁所,即使是最糟的狀況,也會忍到深山裡的灌木叢,絕對不可能拉在褲子裡,到那個憋不住的程度已經是非常的崇高的奉獻了,我必須承認,我真的沒有這樣的逼迫過自己。

這也是這篇文章想要討論的真實旨意,如果從不曾對自己進逼,要怎麼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裡呢?有人說不能在飯後立刻游泳,但為什麼不行?可能會抽筋吧我猜,還是可能會溺水?但後來被發現 其實只是個迷思。如果這真的是個迷思,那我想知道到底還有多少事情讓我們的真實潛力受限,若從來沒有做過任何測試,我將永遠不知道。

所以去做功課吧!質疑你的現實,戒掉懶惰,戒掉依賴二手資訊的習性,找出各種「為什麼這樣」、「為什麼不那樣」問題的解答,別被活在僵化的規則裡。另外一個觀點是,如果我做事的方式和別人都一樣,那們我將只會得到和別人一樣的成果,那樣的結果並不吸引我,因為當我環視四周,我看到很多普通的人過著普通的生活,他們從來沒有想過,他們的不滿足可能來自於他們沒有發揮全部的潛力,但有趣的是,沒有什麼值得去做的事情是簡單的。輕鬆滑溜的生活,不會為你帶來真實的喜悅,你必須強迫自己去冒險,幸運的話,你可能會在遍體鱗傷後達成目標,並享受到豐碩的成果,但必須是一個足夠崇高的目標,過程也需要足夠艱難,才有意義,否則你不會真心會這個成果感到高興。

這對LUCIMA來說又意味著什麼呢?其實很簡單,以一個公司來說,不管是在投資或經營策略上我們不會完全遵循正統方法,雖說我們不準備遵守所有規則,但也不會做違反法律的事,這比較像是我們在營運上採用不同的哲學,包含怎麼認知自己(怎麼行銷自己),以及怎麼在未知領域中探險,但最終我能保證的是,沒有任何其他商業模式會適合LUCIMA去仿效,因為LUCIMA表現的是來自於Charles LUCIMA的獨有個性,這樣的事實也讓我們更無懼於被超越或複製。

我希望這對LUCIMA的成員來說會是一個有趣的體驗,當他們在面臨挑戰的狀況(或平常的狀況)時,戴上「思維帽」自問「Charles會怎麼做?」,每個團隊成員都需要具有某些程度的獨立性,並體現在自己的自由思考上,才能在組織中達到自己的潛力極限。在LUCIMA,我們並不為人們制定僵化的規則,而是提供一個讓所有獨立個體能夠為自己創造行事方法與架構的空間,在這裡沒有千篇一律的任務或專案,也沒有人會告訴你如何應對挑戰,更沒有教導你如何履行職責的說明書或工作指引,所以非常重要的是,你需要花些時間去設計自己的角色以取得最佳成果,這是一種在公司受益的同時,也能符合你的長處與個性的方法。只要記得,這個任務不會太簡單,成效也不會在一夜之間展現,但最後你會帶走這個新的模式,並使你的餘生受惠。

並擁有更好的生活。

所以推自己一把吧!到頭來公司與你所能留下來的價值,就取決於你如何發揮潛能。

閱讀本系列part II文章: 突破舒適圈的藝術

LUCIMA書航投資有限公司
zh_TW